岩茶新势力·武夷琅琊榜,方舟:妈妈,长大后我也成了你!

岩茶新势力·武夷琅琊榜,方舟:妈妈,长大后我也成了你!

27阅读 2021-12-20 09:23 人物

开栏语

碧水丹山,孕育奇茗。

传承,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坚守,也一种历久弥新的延续。

他们,是一群有手艺、有思想、有梦想的青年。

或生于制茶世家,或因爱茶半路出家。尽管出身不同,却殊途同归:传承古老技艺,追求精益求精。

也许,他们很平凡,却拒绝平庸,更拒绝“躺平”。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,不停奔跑,不断超越。

他们,是岩茶新势力,也是奔涌的“后浪”。

人物名片:方舟,1990年生,福建省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,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,理学硕士,“十三五”、“十四五”国家茶叶产业体系南平综合试验站成员。

代 表 作:“戏球”金佛

“在不断改变中,守望不变的味道。”

——方舟

我们采访方舟的当天,“双世遗”武夷山又喜提一项新的殊荣:国家公园。

身为武夷山人的方舟,骄傲自豪全都写在了脸上,他自称“国家公园同龄人”。

2016年,经国家发改委批复,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实施。

也正是在这一年,他从英国留学归来,从母亲游玉琼手里接过家族制茶的薪火,开启了茶叶人生。

这个“海归”理工男,传承岩茶传统制作技艺,也尝试运用现代科技重新诠释传统工艺。

“在不断改变中,守望不变的味道”。

母亲的味道,最有温度

5年前的夏天,刚从英国华威大学毕业的方舟,跨越了大半个地球,回到了家乡。

此举令亲友们大为不解:世界名牌大学硕士毕业,学的又是很前沿的大数据分析,随便去一家上市公司都有高薪,为什么还要回乡做茶?

“和父母、家人同做一件事,其乐融融,这就是传承的意义。”方舟深知“传承”二字的分量,这是一种责任。

永生岩茶厂的前身是村办企业九曲茶叶精制厂, 1985年由方舟的外祖父游永生带头创办。这一年,年仅17岁的游玉琼进厂,成为一名员工。

上世纪90年代中期,游永生押上全部家当,整合原厂的人才与技术资源,创立了永生岩茶厂,品牌名为“戏球”。从此,游玉琼也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。

青年时期的游玉琼

凭借过硬稳定的品质,“戏球”茶迅速打开了市场,并吸引了许多“粉丝”。

他们的味蕾对“戏球”很忠实,称之为“戏球的味道”,而他们也被称为“戏迷”。

这种味道,在方舟心目中,也许不是最好的味道,却最有温度。

“就像妈妈做的菜一样,是母亲的味道。味道在,根就在。不管怎么变,都会始终如一”。

长大后,我也成了你

“做茶是一件非常苦的事。他长得白白净净,能吃得了苦吗?”厂里的师傅、员工对这个刚留洋回来的“大公子”深表怀疑。

方舟也知道,有很多双眼睛在“盯”着他看。“我要比别人更努力!”他暗下决心。

虽是独生子、“大少爷”,他却没有半点傲慢。除了跟母亲学茶,并常常向大师傅请教。

他的勤勉,他的努力,得到了大师傅们的一致认可。他的制茶技艺,也在一泡茶中得到了充分证明。

茶季时,厂里每天每个茶师都会将自己做的茶进行PK。切磋技艺,也为调整工艺。

方舟作为茶师的一份子,“作品”也在其中。每次游玉琼逐一审评后,总能准确地找出儿子做的茶。因为,方舟做的茶,最接近自己的风格。

这一幕,很温暖,幸福感满满。

所以,尽管是体力活,却也充满激情,疲惫感与幸福感相互交织。“做茶时,每天很辛苦,也很兴奋。虽夜以继日地劳碌,但在第二天就能收获丰厚的回报——香气、滋味,疲惫也就烟消云散了。”

他和母亲,是母子,是师徒,也是最佳拍档。

制作岩茶,通宵达旦是必修课。

游玉琼完成做青后,已近凌晨,剩下的杀青、揉捻、烘焙等工序就由方舟来完成。

母子同心,默契配合,在一泡茶的制作中对话交流。纵是沉默,胜似千言万语。

做茶,对于母子俩来说,是陪伴,也是心手相传。

随着技艺日进,方舟也越来越懂母亲。

在他儿时回忆里,母亲一看到有茶青掉在地上,就会条件反射般地俯身去捡。她明知捡不完,却仍要捡,就是不让人从上面踩过去。

当时,他觉得很难理解,也很可笑。如今,遇到类似情况,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这么做。他恍然大悟:“原来,在她眼中,每一片茶都是有生命的。这是一种敬畏。”

“长大后,我也成了你。”他对母亲说。

忠于传统,不止创新

“金佛”,就是母子俩合作的作品。

这是茶名,也是永生岩茶厂选育的茶树品种。

“金佛”,原产于武夷山佛祖洞(又称弥陀洞)。1998年,游玉琼成立“金佛岩茶研究所”,请专家,投经费,进行新品种的研发。历十年,“金佛”茶终于问世。

方舟给我们分享了一泡金佛。

一启盖,就能嗅到浓郁高远的香气。茶汤金红清澈,泛着陈酿般的色泽。

入口,滋味甜醇,厚实饱满,若有筋骨。入喉,旋即回甘。杯底蕴香,细腻悠长。

游玉琼把“金佛”戏称作方舟的“弟弟”。二者都凝结着她的心血,也是她的骄傲与希望。

除产品创新外,永生岩茶厂的制茶工艺与设备也走在了前头:率先使用计算机控制制茶机械、自主研发武夷岩茶毛茶生产流水线、成功研发茶叶色选机等等。

就在我们采访方舟时,游玉琼正忙着同专家们探讨研发智能化采茶机,一旦成功,将有望解决采茶难、效率低等问题。

无疑,科技是茶厂的新“传统”。学理工出身的方舟,也学以致用,将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到制茶工艺流程中来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仲华在茶园里指导游玉琼、方舟母子

“过去,岩茶制作全凭个人经验。通过数据记录与分析,将每道工序量化,寻找工艺流程中的重要变量,从而实现对关键临界点的有效控制。同时,这也有利于岩茶生产与品质的标准化。”

“快乐倒青法”,是方舟对岩茶制作工艺的创新尝试。通过改变萎凋加温时木炭的排列方式,让青叶萎凋更均匀,且更节省人力、物力。目前,该技术已基本实现标准化操作。

忠于传统,不止创新。方舟坚信,日益昌明的现代科技,还将为古老的茶业创造更多的可能。

“在不断改变中,守望不变的味道。”方舟,是创新者,也是守望者。

来源:茶道传媒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上一页:八角亭那卡:高山云雾出好茶,品勐宋古茶山的代表韵味

下一页:“蒙顶甘露杯”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